新闻资讯 分类>>

申城记忆欧洲杯压球 安利大楼与安诺德兄弟

2024-08-06
浏览:
返回列表

  

申城记忆欧洲杯压球 安利大楼与安诺德兄弟

  四川中路与九江路口的东北角,矗立着一幢七层红色清水外墙的建筑,那就是安利大楼。

  身处外滩一带,安利大楼并不起眼,然而当年它却是上海最早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、板欧洲杯压球、柱结构体系大楼之一。1907年5月奠基,1908年12月封顶,占地面积714平方米,建筑面积4933平方米,由美国底特律钢筋混凝土建筑公司(Trussed Concrete Steel Co.Detroit)设计和施工。

  大楼为简化的新古典主义风格,四川中路、九江路口转角处为主入口,层间有白色水泥腰线,顶部出檐,部分窗有弧形砖过拱或半圆券,形成构图中心,整个立面精美;大楼钢筋混凝土柱均为方柱,截面尺寸逐层减小。大楼柱间布置有主梁、次梁。外墙体厚为一砖和一砖半,内墙体厚为一砖,直接砌筑在主梁上。大楼楼板、楼梯均采用了现浇钢筋混凝土工艺。

  这样的建筑材料与工艺在如今已是稀松平常,但在当时则十分引人注目。1908年1月3日的《上海新闻》在报道这栋建筑时写道,人们最初还怀疑这些拔地而起的铁栅条是不是做兽笼子用?但当楼盖到二层高时,那些铁条的用途终于一目了然。

  安利大楼至今已逾百年,外立面依旧保存完好,楼梯虽有破旧,但应还是原物。3米的层高加上后来装修吊顶,让楼层略显低矮,原先桔红为主间以黑灰色的地坪铺面尚有部分保存。透过种种细节,今天我们依旧能够看出其简约实用的设计风格。

  实际上,早在落成之初,当时的《上海新闻》就曾介绍:“从现有的建筑图纸看,这幢楼不尚奢华,注重实用,除了少数的例外,几乎没有什么较高艺术价值值得炫耀……”。显然,这段话用在对内部构造的描述上,尤为贴切。

  安利大楼因安利洋行而知名,后者由安诺德兄弟1915年在上海创办,所以大楼建造时,安利洋行尚未诞生,投资方则是与安利洋行有紧密联系的瑞记洋行。

  瑞记洋行大约于19世纪中叶由旅英德籍犹太人,安诺德兄弟的父亲老安拿(Jacob Arnhold)与卡伯(Peter Karberg)合伙创办。最初在广州开展业务,随后进入上海,后又陆续设立汉口、天津、青岛、重庆、沈阳、镇江、北京、济南、长沙等分号,业务重心也逐渐移至上海。瑞记洋行不仅经营地域广泛,业务种类也十分丰富,从最初的丝业、杂货贸易,兼营保险代理到之后参与矿产、航运、建筑及开办工厂,几乎涵盖中国大多数产业。

  1906年、1907年,老安拿的两个儿子安利(Charles Herbert Arnhold)、安拿(Harry Edward Arnhold)先后来到上海,前者是弟弟,1881年生于伦敦,此为其首次来沪,后者则是哥哥,1879年生于香港,在此之前已在上海有过生活工作经历。此二人即是著名的“安诺德兄弟”。

  作为安利大楼的投资方,瑞记洋行由于老安拿德国籍的身份,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遭遇危机,幸好前者对此早有准备——安诺德兄弟已加入英国籍。二人创立的安利洋行(“Arnho1d Brothers & Co.Ltd.”又称“安利英行”)战后接管了瑞记洋行的资产,继续在中国经营。

  除了在商界担任众多职务,大哥安拿在上海政界也颇有建树,曾在工部局担任过董事和总董:1928年4月首次当选董事,在董事会内担任工务委员会、交通委员会委员;1929年4月当选总董,1930年3月,新的一届董事还未上任时,因与其他多数董事不和,以“未能当选1930年度董事”为由而辞职。1932年4月任副总董;1933年4月再次当选副总董;1934年、1935年、1936年则连续被选为总董。

  当安诺德兄弟在中国声名日甚一日之时,危机也悄然而至。由于过分追求规模,安利洋行在1920年就出现危机。1923年,出口的羊毛、棉花、核桃等又由于质量问题遭客户索赔,亏损加剧,遂于该年3月宣布清盘。接盘者正是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上海地产大亨维克多·沙逊,后者出资承接安利洋行的债务并将其改组,英文名称改为Arnhold & Co.,中文名称依旧。为了借助安诺德兄弟的名望,沙逊集团仍旧保留他们在安利洋行的职务,由安拿任董事长。

  数年后,安利洋行的经营再次陷于困境,入不敷出。1935年,安诺德兄弟被迫离开安利洋行,另组英商瑞记有限公司(Arnhold Trading Co.,Ltd)。此后,安利洋行只是沙逊集团经营进口业务的一个部门而已。

 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安利大楼作为沙逊集团旗下产业被日方所占,抗战胜利后,被出租给重庆商业银行上海分行等机构使用。1949年后,沙逊洋行收缩在华业务,业务迁移香港或其他地区和国家。

搜索